時間:2024-09-10 14:12來源:
作者:瀏覽量:682
配送中心的選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,選址的好與壞,不僅對整個公司配送中心的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,同時也對整體公司業績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影響。
一個高效的配送中心可以有效提升業務,就如同一支作戰部隊,好的戰場可以大大提升員工的士氣和戰斗力。那么,如何選擇一個好的配送中心地址,需要有一系列的數據、條件進行參考,下面就此展開論述。
一、環境要求
① 地理方位:配送中心選址必須從整個城市的區位因素考量,要根據實際情況 (租金、交通、配送半徑等)做具體參考。
② 周邊環境:必須要保證周邊環境無污染源、無化工廠等容易造成污染的企業,這是必須達成的硬指標。
③ 配送半徑:即指配送中心配送到各客戶地址半徑的平均值,這不僅可以有效提高配送效率,節約送貨成本,同時也能大大提高配送的應急性,解決客戶緊急訂單的要貨需求。
一個好的配送中心,標準的配送半徑要求達到30~50公里(大的城市可擴展到50~100公里),這也是投建配送中心的一項硬指標。
④ 城市規劃:投建一個配送中心是一個重大的項目,為了規避投建帶來的風險,必須要了解清楚該物業的城市規劃,也就是該地段屬于城市市政建設的哪個階段,如果屬于計劃改建區域,就要放棄選址,開發區或城鄉結合部區域為最佳選址。
二、倉庫基本情況
① 設計用途:最佳選址為倉庫建筑,其次可以考慮廠房建筑。但標準倉庫建筑平面面積較大,占地區域較廣,租金相對較高,并且建筑的數量較少,比較難于找尋。廠房建筑相對較多,比較容易找尋。
② 單層建筑面積:不低于600㎡佳,各公司可根據具體規模,考慮選擇樓層數量,但一定要從底層開始。一般操作區域都盡量在底層,比如驗收區、復核區等,存儲區可以設定在樓上。
要根據配送中心的規模確定樓層面積,因配送中心各個功能區劃分較詳細,因此建議單層面積至少不能低于600㎡。(如果是創業起步階段為節約運營成本,也可以從200平方的配送中心開始,隨著業務的增加再擴大場地)
③ 建筑平面結構:少立柱,且立柱分布均勻,無立柱為佳,標準倉庫是框架結構,很少有立柱,但作為廠房來講,尤其是樓房,立柱卻必不可少,這就要考慮立柱的占比,如果立柱較多,不僅浪費使用面積,并且各個區域規劃(包括墊板位置、貨架位置,通道規劃及寬窄等)都會受到影響。
④ 樓層數:不超過4層,可以根據各自的規模選擇具體的樓層數量,一般以2層為最佳,底層做功能操作區,二層做倉儲存儲區。
⑤ 樓板承重:不低于1000KG/m2。一定要求樓板的承重達標,這樣才能保證商品存儲安全。
⑥ 樓層舉架高度:首層≥5m,第二層(含)以上≥3.6m,如果使用高架立體貨架,就要選擇層高較高的倉庫,正常3.6米高的樓層,可以使用普通重型貨架和中型貨架。
⑦ 地面情況:耐磨耐壓,不起塵,水磨石或金剛砂地面為佳,這是做倉庫必備的條件,如果達不到要求,可以使用后進行地面裝修。
⑧ 墻體、樓頂隔熱情況:盡量選用水泥建造的樓房或倉庫,這樣保證墻體隔熱效果好,選定樓房時,盡量避免頂層,因頂層夏季溫度較高,即使加修隔熱層,效果也不佳,這樣不僅使工作環境變惡劣,同時也會增加制冷費用。
⑨ 窗戶情況: 要保證密閉防雨,以數量少、結構小為佳。
⑩ 倉庫面積利用率:以80%為佳,盡量減少樓梯、輔助房間,立柱數量等。
三、倉庫基礎設施
① 停車場:獨門獨院停車場,停車位不少于5個,最好入口、出口分開,保證出貨、收貨順暢。
② 裝卸月臺:必須有足夠的長度,2個以上最佳(收貨月臺和發貨月臺),每個月臺長度以40米以上最佳,寬度以4米以上最佳(可以擺放2塊墊板),高度以1.1米左右最佳。另外,一定要有雨棚。
③ 電梯:尺寸3*3,不低于2T的載重量最佳,同時2部電梯最佳,一部做收貨電梯,一部做出貨電梯。
④ 水、電、通訊情況:工業用電、消防用水、通訊資源充足。
⑤ 配套辦公設施:有配套的辦公室、更衣室、休息室、衛生間等。
⑥ 配套生活設施:宿舍、食堂、商超等,或周邊有方便員工吃飯的食堂及快餐店。
⑦ 溫濕度設施情況:建筑結構要有排風口,配備有空調或取暖設備最佳。
四、交通情況
① 附近是否有城市快速通道:方便送貨。
② 附近是否有國道:方便送貨。
③ 離高速公路的距離:方便送貨,提高送貨靈活性。
④ 離主干道的距離:方便送貨。
⑤ 公交車線路:是否有多路公交線路,方便員工出行。
⑥ 公交站點距離:方便員工出行。